在
工業大吊扇制造中,螺栓的連接充當了重要的角色,螺栓的連接所具備的可拆卸性、連接便捷性、使用成本低等優點,而被眾多工業大吊扇廠家所喜愛。螺栓的裝配質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安全性與和可靠性,但如何保證螺栓連接的可靠性,應該如何對其擰緊過程進行監控,是生產過程中必須重視的環節。
1、螺栓連接質量控制原理
螺栓連接的實質是通過將軸向預緊力 (夾緊力)控制到適 當范圍,從而將兩個或多個部件可靠的連接在一起。為了確保螺紋連接的剛性 、密封性、防松能力和受拉螺栓的疲勞輕度,連接螺栓對預緊力的精度要求是相當高的,所以軸向預緊力是評價螺栓連接可靠性的重要指標。軸向預緊力的低限是由連接結構的用途決定的,該值必須保證被連接工件在工作過程中始終可靠貼合。軸向預緊力的高值必須保證螺栓及被連接工件在預緊和工作過程中不會發生脫扣、剪斷和疲勞斷裂等損壞。怎樣控制與監控預緊力的數值,使之可靠,達到產品設計要求,這個就是需要我們控制的重點,是我們擰緊控制的所要監控的目標 ,但是目前,還沒有實現通過直接控制預緊力來裝配螺紋聯接 ,只能通過控制和預緊力相關的其它參數,如扭矩、螺栓頭或螺母轉角,螺栓伸長量等來達到間接控制預緊力的目的。
2 、螺栓擰緊過程控制
螺栓擰緊一般經過5個階段:
階段是自由擰緊階段(螺栓與工件貼合,俗稱門檻力矩)。
第二階段是彈性區域,此區域螺栓拆卸后螺栓恢復原有狀態,螺栓長度不發生變化 。
第三階段是屈服區,介于彈性與塑性區域之間,屬于彈性與塑性過渡階段。
第四階段是塑性區域,此區域螺栓發生變形,螺栓材料得到大應用,拆卸后螺栓保持擰緊后狀態,不會恢復原有狀態,到達此區域螺栓不允許多次使用 。
第五階段是螺栓失效區域也就是螺栓發生斷裂。
3、常見實用螺栓擰緊方法
(1)扭矩控制法
直接擰緊至設定扭矩,只規定扭矩上下線,擰緊至設定扭矩值即判定為合格,一般采用手動、電動或氣動工具一次直接將螺紋副的裝配扭矩到位,用于不太重要的裝配位置。
(2)扭矩控制—角度監控
這種方法一般使用機電一體化的自動擰緊機。首先將裝配扭矩設置在終裝配扭矩的60%-80%的范圍內,略停頓l-2秒后,裝配機改變成比前面更慢的轉速繼續旋緊,一直達到終裝配扭矩值。在第二個動作開始工作時,并且開始記錄旋轉的角度。
(3)角度控制—扭矩監控
轉角控制—扭矩監控法首先必須使用扭矩法確定轉角控制的起始點。這個點一般是扭矩控制法終裝配扭矩的2O%左右,裝配機達到這個點以后停頓約1—2秒鐘或更短些以后,改變轉速使裝配機的轉速變慢,然后開始旋轉,并開始計算角度,一直達到要求的角度為止,這個角度一般是90度左右,在計算轉角的同時記錄扭矩,如果扭矩太大顯然螺栓材料的抗拉強度太高或熱處理后材料太硬;扭矩大小,顯然螺栓材料抗拉強度太低或熱處理不好,從而達到監控螺紋質量的目的。